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,深刻缅怀革命先烈,深化爱国主义教育,进一步筑牢师生党员的历史记忆与理想信念,9月23日下午,yl23411永利集团党委组织开展“铭记抗战历史、勇担时代使命”主题党日活动,集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《731》。
《731》以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罪行为历史背景,讲述了哈尔滨城郊一群普通民众——包括医护人员、工匠与学生,意外闯入731部队遗弃的秘密实验据点,发现记录人体实验、细菌武器研发等反人类暴行的原始档案后,冒着生命危险守护证据、设法传递真相的故事。影片依托大量史料考证改编,以小人物的命运轨迹串联起沉重历史,既避开了直白的暴力呈现,却通过实验记录、受害者遗物等细节直击人心,深刻揭露了侵略者的野蛮本质,更展现了中华儿女在绝境中坚守正义的不屈品格。
观影现场气氛凝重,昏暗的光影中,党员们紧随着剧情推进,被影片里侵略者的残暴行径、受害者的悲惨遭遇以及普通人挺身而出的勇气深深震撼,不少人悄然拭泪。大家纷纷表示,这场观影绝非简单的历史回顾,而是一堂直击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,将以史为鉴,筑牢信念,把历史带来的震撼转化为奋进动力。
“没有硝烟的实验室里,藏着比战场更刺骨的罪恶。”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、预备党员刘悦坦言,影片带来的冲击久久难以平息。“冷冻实验的记录单、受害者的破旧衣物、被遗弃的医疗器材,没有血腥画面却更让人窒息。老工匠用刻刀偷偷复刻实验数据的颤抖双手,女护士藏起档案时坚定的眼神,他们或许渺小却从未退缩——这让我读懂,平凡人的勇敢,从来都是民族最坚实的脊梁。”
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宣传委员刘紫龙表示:《731》中,当那些沾满血泪的档案最终被送出封锁线时,侵略者的谎言便不攻自破。影片对暴行的克制呈现,反而让历史的重量更难承载。“曾在专业调研中接触过731部队遗址的建筑遗存,实验室的混凝土基座、残留的管道痕迹,那些沉默的建筑构件带来的冲击,至今清晰如昨。”他动情倡议,“希望更多人走进历史遗址,那些实物证据比任何描述都更能诉说真相。”
“建筑是历史的‘立体档案’,影片里被炸毁的民居、阴森的实验厂房,都在无声记录着民族伤痛。”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姚湘雨作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党员,感触尤为深刻。看到影片中民众为保护档案甘愿牺牲的场景,她更懂和平的珍贵:“新时代建筑人既要做历史的记录者,更要做精神的传承者。今后我会在设计中融入历史记忆,比如通过纪念馆的空间营造传递和平理念,让每一处建筑都成为铭记历史的载体。”
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张子涵说,影视工作者用艺术手法还原这段被遮蔽的历史,让更多人知晓731部队的罪行并非传说,而是真实发生的悲剧。“那些为守护真相倒下的普通人,用生命为历史正名。作为科研方向的学生党员,我将永远铭记:学术追求真理,更要坚守良知,就像先辈守护档案那样守护科研底线。”
学院党委将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,认真贯彻落实《永利yl23411集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方案》,持续深化红色教育引领作用,建立健全常态化、制度化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机制,通过红色观影、实践研学、设计参与等多形式,不断巩固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,引导广大师生切实提升政治站位与业务能力,筑牢中国人民与海外侨胞共同的深刻民族记忆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之中砥砺前行。

主题党日现场
图文供稿:学生党建办
初审:张磊
复审:谭磊
终审:侯艳茹